GJBZ 204-2001 水面舰艇下水结构强度计算方法

ID

01AA82ACE2CC4B6C9BB9F36898CF0A1B

文件大小(MB)

0.31

页数:

5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24-7-14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gJB,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,FL 1905 GJB/Z 204-2001,水面舰艇下水结构强度计算方法,The calculation methods for surface ship,structure strength in launching,2001-11-23 发布2002-03-01 实施,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,GJB/Z 204-2001,水面舰艇下水结构强度计算方法,1范围,1.1 主题内容,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水面舰艇下水船体结构总纵强度、局部强度计算的方法,1.2 适用范围,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采用纵向滑行式下水的水面舰艇,2引用文件,GJB 4000 - 2000 舰船通用规范,3定义,本章无条文,4 一般要求,4.1 为确保下水时船体结构强度,在单一建造或批量建造的首制舰艇(含改进型首制舰艇)下水前,应进,行下水船体结构强度计算,4.2 下水船体结构强度计算所需的数据、资料一般如下:,a)基本结构图;,b)船体理论站处剖面惯性矩;,c)弯矩和剪力计算书;,d)下水布置图;,e)下水计算船台参数;,f)下水时舰艇重量、重心汇总清单;,g)舰艇下水时的计算水位和舰艇压载状态;,h)舰艇承受船台最大支反力时(中拱状态)的位置及艄、腥吃水;,i)产生艄支点最大支反力时(中垂状态)舰艇的位置,艄、据吃水及最大支反力,4.3 进行总纵强度计算时,应绘制中拱状态下船体的弯矩、剪力、挠度曲线及中垂状态下船体的弯矩、剪,力曲线,4.4 计算局部强度时,应校核受压构件的稳定性,4.5 根据强度校核结果,如需要加强时,应绘制出船体结构加强图,5详细要求,5.1 计算状态的确定,水面舰艇下水时,应对以下两种最危险状态进行结构强度计算:,a)重力和浮力的合力距滑道末端最近,产生船台最大支反力的中拱状态;,b)船体绕艄支点(艄支架或艄横梁)旋转时,产生最大艄支点支反力的中垂状态,5.2 外力的计算,5.2.1 舰艇重量分配及舰艇重量曲线,1,GJB/Z 204-2001,将下水时船体和所有上船装置、机电设备设施、压载以及下水装置的重量分配到各理论站距上,绘制,成舰艇重量曲线,5.2.2 浮力曲线,根据中拱、中垂吃水,由邦金曲线按积分法计算中拱、中垂状态的船体浮力,绘制成浮力曲线。中拱,状态下应计入下水装置的浮力,5.2.3 船台单位长度刚性系数计算,船台单位长度刚性系数按公式(1)、公式(2)和公式(3)计算:,k =2X102/之把备.(1),对滑道或滑板:,Si = b .. (2),对墩木:,S = S地木加.. (3),式中:,k——单位长度刚性系数,N/cn?;,儿——某一材料高度,cm;,S]——某一材料单位长度截面面积,cm;,b——滑道或滑板的宽度,cm;,S墩木---墩木的横截面积,cn?;,d--- 墩木的间距,cm;,Et——某一材料弹性模量,MPa;,n——组成船台刚性系数的材料个数,5.3 总纵强度计算,5.3.1 中拱状态,中拱状态下船体受重力、滑道反力及浮力的作用。将舰首至艄支点、滑道末端墩木至舰尾的力和力,矩作为边界条件,采用弹性基础梁理论计算船体的挠度、剪力、弯矩,并绘出中拱状态下船体的挠度、剪,力、弯矩曲线图,5.3.2 中垂状态,中垂状态下船体受重力、浮力及艄支点的支反力作用,按公式(4)、公式(5)计算理论站上的剪力和弯矩,并绘出中垂状态下船体的剪力、弯矩曲线图,N(x)=)和(上)-qix^dx - Ro.. (4),M(t) = - qix^dx2 - R()(x - L,) lx=L] . (5),式中:,N(x)----- 剪力,kN;,M(z)——弯矩,kN丒m;,P(x)——舰艇重量曲线密度,kN/m;,q(z)---- 浮力曲线密度,kN/m;,%——最大支反力,kN;,L,---- 艄支点距座标原点距离,m,5.3.3 总纵强度校核衡准,5.3.3.1 将下水时中拱、中垂状态下船体的最大剪力、弯矩与静置在波浪上时船体相应位置的剪力、弯,2,GJB/Z 204-2001,矩相比较,若前者均小于后者,则下水时的船体总纵强度满足要求,否则应重新调整下水重量分配方案,(调整液舱或加压载等措施),然后再进行计算,5.3.3.2 如果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进行外力计算(即没有进行比较的对象)时,或者不便于进行重量分配,调整时,则可根据GJB 4000中102章主船体总纵强度校核的方法校核下水时船体结构的总纵弯曲应力,此时许用应力衡准为:,许用正应力:[

……